全紅嬋這個「金句」,凸顯真正的冠軍姿態

2025-11-14     董寬楓     反饋
1/3
「沒有白走的路,對錯都是我的腳印」——這個「金句」出自全紅嬋之口,是我沒有想到的。

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詩人、哲學家和思想家但丁那句名言:「走自己的路,讓別人說去吧」,雖然流傳數百年,但因其聖哲般的存在,難免帶給人一些空闊抽象的味道。

而在廣東湛江紅土地上農家果樹林裡長大的全紅嬋,所發的感慨既是她在十五屆全運會帶傷參賽後的感悟,也蘊含著她自己體悟出的關於人生歷程的哲理——所有經歷無論成敗都有其價值。

在2025年11月11日結束的第十五屆全運會跳水比賽中,全紅嬋帶傷出戰女子團體雙人10米台項目,與隊友王偉瑩奪得金牌。

但後續雙人賽僅獲第五名。面對採訪她主動承擔責任,稱「對錯都是我的腳印」。

無論是帶傷奪金,還是為失利承擔責任,這兩方面都證明全紅嬋不僅完美詮釋了體育精神,更折射她超凡成長與成熟的魅力。

183天帶傷訓練,每天跳近百次,連喝水都要計算。從身高增10厘米體重增10公斤發育關的掙扎到完美攻克心魔動作207C,完美證明了傳奇背後是她無數次與傷痛的對抗和對夢想的堅持。

廣東隊教練何威儀更道出內情:「全紅嬋現在的脛骨、踝關節都是受傷的,大家看不出來,其實她身上大包小包都是肌貼。她是真的很艱難,每天都疼得不得了,敷完冰就起跳,跳完再敷冰,從來沒喊過一聲苦。」

從2022年實現奧運會、世錦賽和世界盃金牌大滿貫,到2024年搭檔陳芋汐獲得世界盃總決賽女雙10米台冠軍,實現世界盃該項目六連冠;再到巴黎奧運會跳水女雙10米台金牌、跳水女子10米跳台金牌,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最年輕的三金得主。

14歲一戰成名,16歲熬過發育關,18歲強勢回歸。全紅嬋用接連閃光的成長印記,實現了從『天才少女』到金牌團隊的完美擔當。

其爆發力強、空中姿態控制精準,尤以「壓水花」「針式入水」技術著稱,推動了中國跳水隊整體水平提升。

在這個充斥著速成神話和捷徑論調的時代,18歲的全紅嬋用最樸素的成長經歷說明,真正的成功從無捷徑可走,所謂傳奇,不過是把熱愛熬成堅持,把困境磨成坦途。

而在訓練與奪金之餘,全紅嬋又跟十分接地氣的鄰家女孩並不二致。
1/3
下一頁
伏嵐晨 • 69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8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3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3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3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8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3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11K次觀看
董寬楓 • 35K次觀看
董寬楓 • 6K次觀看
董寬楓 • 5K次觀看
包瑗艷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7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9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8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5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4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3K次觀看
顧龍炎 • 15K次觀看
伏嵐晨 • 4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