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電量還剩多少,對現代社會的許多人而言,都是一個「性命攸關」的問題。
人們對手機充電的強烈需求,也讓市面上催生出了許多噱頭:無線充電,二倍速充電,以及能連著用一周的高能充電寶。
亂花漸欲迷人眼,但到底什麼才是手機充電的正確姿勢呢?
圖庫版權圖片,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
手機一定要滿充滿放嗎?
關於充電,總流傳著一些說法:手機電量耗盡再充電,每次要充滿,這樣才有利於電池保養,隨時充會影響電池壽命。 實際上,這些理論都比較過時了。 早些年廣泛使用的充電電池,比如鎳鎘電池,它的原材料主要是氫氧化鎳以及金屬鎘,缺點很明顯:有記憶效應。 簡單而言,當多次沒有耗盡電量、沒有將電充滿時,電池容量就會「記住」充電與斷電時的電量,分別將其視為電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,導致電池容量減少。 但現在,鎳鎘電池等由於重金屬污染,重量高,能量密度低等原因已逐漸淘汰,取而代之的是鋰離子電池。 智能機採取的多是鋰離子電池,比起鎳鎘電池,它的優點有:能量密度高,簡單而言,就是同樣的體積或重量下,儲存的電量更多;記憶效應微弱,就算不充滿電就拔下來,也不會有什麼影響。 鋰離子電池的注意事項恰恰和鎘鎳電池的相反:不要沒電時再充,也不要充得過滿,不需要每次都深度充放電。 鋰離子電池的壽命與充電周期相關,每當電量用了 100%,就實現了一個循環,循環得越多,電池壽命下降就越明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