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廷機為啥要寫百多封辭職信向萬曆皇帝辭去首輔之職呢?
根據歷史記載,從秦始皇到溥儀退位,共計產生127位法定皇帝,若擴大範圍包括追封的及少數民族政權的,估摸接近500位。
誰是最勤政的,硬是見仁見智不好評說,誰是最懶的,絕對意見統一,非明代萬曆皇帝朱翊鈞莫屬。萬曆皇帝不上朝理政事,躲在後宮躺平三十年之久,首輔李廷機感到失望,寫了123篇辭職信,他也不置可否。
(一)李廷機勤於政事
李廷機從小聰明伶俐,勤奮好學,在萬曆十一年(1583年)的科考中摘取榜眼。據有關史料披露,由於時任首輔申時行從中作梗,不然以他的才學有可能榮獲狀元。雖然錯失了最好的成績排名,但一點也沒影響他豁達開朗的情緒。
南京在明代地位特殊,前期是全國首都,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作為留都並保留完整中央機構,整個明代南京始終是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和軍事樞紐。李廷機在南京先後任職吏部和禮部兩個部右侍郎,他工作勤奮,清正廉潔,政績突出。以前南京各個衙門的差役監守自盜成風,對商人們巧取豪奪,市場秩序混亂不堪。李廷機上任後,採取有力措施,嚴懲那些黑心差役,很快恢復了市場秩序,使當地經濟迅速好轉。他在浙江負責會試,嚴肅考風,切實杜絕作弊,同時給朝廷推薦了許多優秀人才。他深有愛心,樂善好施,在外只要看見了乞討者,都會伸出援手給予接濟。他自己卻一直過著窄巴巴的窮日子。
調入朝廷主管禮部後,他想盡辦法為部屬搞福利,把部門每年省下的經費拿出來給部屬買房子,通過高福利促使他們廉潔奉公。他對京城的公共設施也特別上心,考場、公署破損了及時安排財政撥款維修。就連廟子有損壞他也會及時妥善安排。李廷機退休時,自己家一貧如洗,據說完全和著名的海瑞有一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