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本智和
應該說,日本桌球領軍人物張本智和的近期表現陷入了某種怪圈,時常出現關鍵時刻崩盤的現象。WTT蒙彼利埃冠軍賽第二輪遭遇法國選手艾利克斯·勒布倫,他在2比0領先的情況下被對手連追3局,特別是決勝局被對手連追4個點完成逆轉,關鍵分失誤率極高。這並非偶然失手:此前一周的倫敦球星挑戰賽決賽,他決賽不敵排名更低的德國選手邱黨,關鍵局得分率僅33%;2025年澳門冠軍賽首輪,他更是0比3完敗於中國非主力選手薛飛。
張本智和遇到的瓶頸,也是日本桌球「斷代培養計劃」的縮影。自2008年後,日本乒協推行激進的「低齡化」戰略,通過普及青少年桌球運動的「造星計劃」,讓選手儘早躋身國際賽場獲取經驗,主打「年輕牌」也成為日本桌球的優勢。
這一戰略曾收穫短期紅利:16歲的平野美宇2017年亞乒賽奪冠打破國乒壟斷,伊藤美誠憑藉生膠快攻長期威脅女乒主力,張本智和15歲便斬獲世青賽冠軍,如今張本美和與松島輝空作為新生代代表也已嶄露頭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