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當了33天皇帝,卻被罵了900年,死後老家鄉親都拒絕他入葬祖墳

2025-10-23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3
金人可不是來跟他商量的,他們是來下命令的。他們直接威脅張邦昌:「如果你不登基,我們就把城裡的大臣全部殺光,然後血洗汴梁城!」

面對赤裸裸的生命威脅和全城百姓的性命,張邦昌徹底絕望了。他知道,自己已經沒有退路。為了保住京城這座千年古都和城內數百萬百姓的生命,他選擇了「屈從」。

公元1127年農曆三月初七,張邦昌在金人的扶持下,被迫在北宋的皇宮裡登基,建立了「大楚」政權,定都金陵(今南京)。

這場「登基大典」,更像是一場荒誕的鬧劇。

張邦昌全程都表現得極不情願,他只敢穿掛著一件黃袍,而不敢穿真正的龍袍。他所使用的宮廷禮儀,也全部沿用宋朝的舊制。他冊封的官員,職位前面都加了一個「權」字,意思是「代理」。他甚至不敢動宋朝的太廟和牌位,一切原封不動,以示對趙宋正朔的忠心。

他這個皇帝,當得是如履薄冰,戰戰兢兢,活像一個高級「臨時工」。他的一切言行,都在向世人表達一個信號:我是被逼的,我不是真皇帝,我心向大宋!

張邦昌的悲劇就在於,他本想「以身殉城」,用自己的屈辱換取汴梁城的安寧,但在後世的眼中,他只有「登基稱帝」這四個字,其他的掙扎和苦衷,都成了歷史的塵埃。

33天的「臨時工」生涯,心力交瘁的掙扎

張邦昌這個「大楚皇帝」的寶座,還沒坐熱,就開始倒計時了。他的皇帝生涯,準確地說是33天。

在這33天裡,張邦昌簡直是心力交瘁,他既要應付金人的苛刻要求,又要設法保護宋朝的舊臣和百姓。他就像一個夾心餅乾,兩邊受氣,左右為難。

金人扶持他,是為了讓他「站崗放哨」。金兵將宋朝的兩位皇帝和皇室宗親擄走後,很快就撤離了汴梁。這座城市表面上由「大楚」管理,但實際上人心惶惶,秩序混亂。

張邦昌知道,金人隨時可能捲土重來,他唯一的使命,就是「看好家」,等待趙宋皇室的回歸。

他的日常工作,不是批閱奏摺、治理天下,而是扮演好一個「看門狗」的角色。他利用自己的身份,收攏了宋朝的舊部,勉強維持著汴梁城的運轉。

在這段極度敏感的時期,張邦昌做了一些「保宋」的舉動,希望能夠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。

他尊奉宋徽宗的廢后孟氏為太后,讓她垂簾聽政。孟太后是趙宋皇室中唯一被留下的重要人物,請她出山,就是向天下表明:「大楚」只是趙宋的一個「臨時過渡政府」,正統依舊在趙宋手中。

他派人帶著「大宋受命之寶」玉璽,偷偷南下,去找宋徽宗的第九子、當時還在外地的康王趙構。這是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
他清楚地知道,趙構是趙宋皇室中碩果僅存的皇位繼承人,只要趙構登基,大宋的正統就能延續。將玉璽送給趙構,就是承認趙構的合法性,為自己日後的「歸宋」埋下伏筆。

做完這些,張邦昌就再也等不下去了。金人撤走後,他立刻主動去除了帝號,自稱太宰,將權力「歸還」給孟太后。他的33天皇帝生涯,至此結束。

他用自己的屈辱,為趙宋爭取了寶貴的喘息時間,也為趙構南下繼位鋪平了道路。然而,這些「曲線救國」的努力,在後世看來,都比不過他那「大楚皇帝」的頭銜所帶來的恥辱。

南下覲見,從「代理皇帝」到「救國功臣」?

脫下黃袍的張邦昌,並沒有選擇逃跑,而是做出了一個極其大膽的決定:南下覲見康王趙構!

這需要巨大的勇氣。他深知,此行猶如羊入虎口,等待他的,可能是趙構的雷霆之怒和清算。但如果不去,他的「忠心」就無從證明,他將永遠背負「叛國」的罵名。

當他踏上南下的路途時,他不再是那個在皇宮裡戰戰兢兢的「傀儡皇帝」,而是一個帶著玉璽和全城託付的「救國功臣」。

在南京(今河南商丘),康王趙構正式登基,改元建炎,建立了南宋王朝。
呂純弘 • 9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1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滿素荷 • 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3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9K次觀看
幸山輪 • 2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