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人最偉大的巔峰之戰,如果這場仗輸了,中國將分裂成幾十個小國

2025-10-22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2/3
其實,這真不是他傻,而是他的出身、認知和政治藍圖,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他必然會這麼做。

咱們來看看項羽在推翻秦朝之後,具體是怎麼操作的。

巨鹿之戰,他破釜沉舟,一戰封神,成了天下諸侯公認的領袖。隨後,他帶著大軍進入咸陽,一把火燒了阿房宮,殺了秦王子嬰,然後乾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,分封十八路諸侯。

他把關中這塊最富饒的土地分給了三個秦朝的降將,把劉邦趕到了偏遠的巴蜀和漢中,自己則跑回老家彭城(今天的徐州),自稱「西楚霸王」。他封了一大堆王,讓他們各管一攤。天下,是用來分的,不是用來統的。

在他眼裡,秦朝的統一是個「歷史錯誤」,他現在要做的,就是「撥亂反正」,讓天下恢復到戰國時期那種「正確」的格局。他當老大,當那個最有話語權的霸主,享受其他小弟的朝拜,這就夠了。

這套玩法,在春秋戰國時期,已經玩了幾百年,項羽覺得這才是最穩定、最理想的模式。

然而,他忽略了一個最致命的問題:人心。那些被封的王,哪個是省油的燈?大家都是在亂世里拼殺出來的梟雄,憑什麼要一直聽你項羽的?一旦你的實力有所衰退,或者分封不均,大家馬上就會刀兵相向。

果不其然,項羽的分封方案一出,天下非但沒有太平,反而亂得更厲害了。田榮在齊地復國,陳余在趙地作亂,當然,還有被趕進漢中,憋了一肚子火的劉邦。

劉邦團隊則完全是另一套思路。當劉邦被封為漢王時,大將韓信就為他規劃了「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」的計策,目標直指關中,最終目的是「還定三秦,與項羽爭天下」。

注意,韓信說的「爭天下」,可不是當個諸侯王,而是要徹底取代項羽,完成天下的統一。

命運之戰

從公元前206年劉邦出漢中,到公元前202年,楚漢相爭打了整整四年。這四年里,劉邦屢敗屢戰,好幾次差點被項羽抓住,小命不保。
呂純弘 • 9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1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滿素荷 • 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3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9K次觀看
幸山輪 • 2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