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達四個女兒,三個做了朱元璋兒媳一個出家,她們的結局如何?
在中國歷史上,能將三個女兒送進帝王家門、並身居王妃甚至皇后之位的父親,屈指可數。若非家族昌盛、功勳卓著、運氣非凡,萬難如此。而在朱元璋開國的那場大明狂飆中,唯有一人做到——徐達。
那個手持長槍、征伐千里的淮西將軍,那個開國之後罕見得善終的文武全才。在朱元璋口中「平昔言簡慮精,當提兵之時,令出不二」;他不僅以「魏國公」之封位列功臣之首,也以「聯姻三子」的方式,將血親推向了歷史浪潮的中心。
四女三嫁,榮耀加身。
但榮光的背後,不是幸福,是宿命。
在我看來,徐達四女的命運,其實是一出「封建婚姻體制下的女性悲劇集錦」。她們不是嫁給了愛情,而是被時代贈予了權力與不情願;她們的美德、修養乃至「識大體」的性格,到了權謀的棋盤上,就成了一步又一步可用亦可棄的棋子。
而命運對這四枚棋子,終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——一個登頂中宮、母儀天下;兩個早早失寵、被逐宮門;一個出家為尼,活成清風孤影。
她們,終究沒一個活成自己。
讓我們先說那個「最風光」的,朱棣之妻、仁孝皇后徐氏。
歷史很多時候令人唏噓。一個將門虎女,一個半生隱鋒芒的知書女,最終卻在靖難血雨中,被親夫拉上戰車、身披戎甲,成了「女人亦會打仗」的第一皇后。
在明朝皇后的譜系中,徐皇后幾乎是無可挑剔的範本:
她出身顯赫卻不驕橫,從小在宮中陪侍馬皇后,被當作兒媳培養;入主燕王府,從王妃到北平賢主,再到北京之母,她行事節儉、教子有方,朱棣前七個子女皆出其腹,主母之道無可指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