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手機,突然看到一條挺暖的熱搜——全紅嬋她師父陳若琳打了個電話給她,問她在大學一個月生活費多少。
沒想到全紅嬋這孩子,一點沒飄,老老實實算了一筆帳:媽媽每月給1500,食堂一天吃飯三十來塊,一個月下來一千不到,剩下幾百剛好買點水果、本子筆什麼的。要真有別的要用錢的地方,再跟家裡說。
這話一出,不少網友直呼「太真實了!」別說她是奧運冠軍,就算只是個普通大學生,這用錢方式也讓人忍不住點頭。更可愛的是,她還補了一句:「若琳姐,你來廣州我請你喝奶茶!」真是又懂事又暖心。
說實話,看到這兒我都忍不住笑了。這孩子,賽場上狠得下心、沉得住氣,生活中卻還是那個簡單、真誠的廣東小妹。她沒變,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「嬋寶」。
你聽聽她怎麼說的——「我媽一個月給我1500,我算過了,在學校吃飯一天三十幾塊就夠,一個月下來九百多,剩下的買點筆啊本子,再買點水果,差不多剛好。」
這話說得一點都不像是個奧運冠軍,倒像咱們身邊那個懂事又會計劃的室友。不少大學生一個月三五千都不夠花,她倒好,每一筆都清清楚楚、精打細算。
你說她缺錢嗎?肯定不是。網傳她身價已經500萬了,光比賽獎金、代言,她早就能輕鬆買買買了。可她偏偏不。她說的那種「再要錢得跟媽媽說明」,這種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,是從小到家教出來的實在和自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