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自成當了42天皇帝,42天裡他都乾了什麼?四件事把他送上絕路
1644年,北京的紫禁城迎來了它的新主人,闖王李自成。
這個在血火中打拚出來的農民領袖,原本有機會重塑天下。
但僅僅42天後,這個曾令人熱血沸騰的大順政權,便如曇花一現般凋零。
42天,他做了什麼?能斷送了他的江山,也終結了農民起義軍的希望?
皇帝夢碎
1644年,李自成身穿明黃色龍袍,腳踏九五之尊之地,從德勝門大搖大擺地跨入紫禁城。
在這座原本屬於朱明王朝的皇宮中,他並沒有太多感慨,而是像個登上高台的乞兒,終於觸摸到了夢寐以求的權力果實。
京師百姓還未來得及從崇禎自縊的震驚中緩過神來,就被這位「闖王皇帝」的排場所震懾。
可僅僅數日,紫禁城裡的掌聲變成了低泣,接著變成了哀嚎,最終化作城中數十萬人的恨意。
初入皇宮的那幾天,李自成原本頗有幾分「新主」的樣子。
他頒布告示,約束軍紀,聲稱「不許搶掠,不准騷擾百姓」,並設立軍法處置違規者。但紙上的命令終究無法壓住骨子裡的流寇本性。
沒過幾天,紫禁城就成了大順軍眼中的「分贓寶庫」。
那些曾在陝北山中吃糠咽菜、衣不蔽體的將士,如今在金碧輝煌的宮殿里穿錦衣、飲玉酒、分宮女,人人自覺成了開國功臣,爭先恐後地討封賞,要財要色要權位。
那一夜,紫禁城的紅牆綠瓦見證了一場大順皇帝的「登基大宴」,不是為百姓籌謀,不是招賢納士,而是一場為將士們分賞女人的宴會。
每位大將至少分得三十名宮女,小將也有十數人之多,甚至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頭目,也能隨意挑選身材貌美的女子作「戰利品」。
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宮牆外的哭聲。
安福胡同,一夜之間,三百七十餘名婦女死於非命。
百姓們一邊掩面痛哭,一邊詛咒這位「比崇禎還殘暴」的新皇帝。
李自成不是沒有察覺這一切,但他選擇了視而不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