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情小說的真正鼻祖,比瓊瑤資格更老,3老婆13娃,卻沒人罵渣男

2025-07-13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3/3
其中,《金粉世家》中的人物小憐,原型便是胡秋霞。看來胡秋霞還真實旺夫啊。尤其是,張恨水還以胡秋霞為人物原型寫了一部長篇《落霞孤鶩》,一出版就大火,很快便搬上了銀幕。

後來,有人曾問張恨水,這麼多故事你一起寫,難道不會弄混嗎?

張恨水反問道:「你自己的孩子,會弄混嗎?」

把作品視作自己的孩子,可見張恨水對寫作何等執著。

那時的張恨水每天寫作10多個小時,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,幸虧有胡秋霞悉心照料。對此,張恨水也十分感激妻子。

《金粉世家》共連載了5年4個月,其中只斷更了一天。原因是小女兒的夭折,他太傷心之故。但第二天便補上了。

後來張恨水喜歡上了打麻將,有人催稿時,他便一手打著麻將,一手趕稿子,搓麻寫作兩不誤,極其恐怖。

張恨水很快成為當時文壇的頭號寫手,成為各大報刊爭搶的「香餑餑」。當然,他的收入也滾滾而來,很快成為「富豪」。當時的普通稿費是每千字3-5銀元,像魯迅那樣的大家稿費貴一點,每千字5-8銀元;而張恨水多少呢?每千字可達10銀元!因此,張恨水很快便占據作家富豪榜第一位了。

有了錢之後,張恨水便在北京買了一座七進院落的豪宅,把母親和原配夫人徐文淑都接過去享福了。

徐文淑並沒有也不敢責怪丈夫娶小;胡秋霞也沒有對徐文淑表示不敬,相反,張恨水的兩個夫人都很知書達理,雙方和諧相處,老張樂得自在。只是,徐文淑為張恨水生下的兩個兒子都夭折了,有點遺憾。不過徐文淑為了補償丈夫,她對胡秋霞的孩子都很好,視如己出,同胡秋霞一起照管張家的一群子女。這也是張恨水沒有被罵渣男的一個原因。徐文淑都不罵,別人還罵個啥勁?

四:再遇佳人

在情慾方面,男人似乎永遠都不會滿足。張恨水也不例外。

兒女成群,兩個老婆和睦相處,張恨水還是覺得不夠完美。因為徐文淑沒有文化,不能溝通;胡秋霞儘管在自己的教導下,能識文斷字,甚至能讀他的作品了,但終究品位上不去,文化檔次不是那麼容易提高的,往深處探討問題,胡秋霞就無能為力了。

所以,張恨水覺得還沒有真正找到自己的紅顏知己。不久,他的機會又來了。

1931年,就在他的長篇小說《啼笑因緣》單行本出版時,他作為公眾人物出演一部抗戰舞台劇,邂逅了一位美女。她叫周淑雲,是春明女中的高中生。當時張恨水和周淑雲同台演出,對周淑雲一見傾心。

周淑雲也是張恨水的鐵桿粉絲,於是兩人就開始頻頻接觸,兩人相見恨晚。

周淑雲才16歲,比張恨水整整小了20歲。有心老牛吃嫩草的張恨水此時倒是猶豫了,他對周淑雲開誠布公地述說了自己的家庭情況,已經有老婆孩子了。可周淑雲就像當年瘋狂地愛上了自己老師的瓊瑤一樣,什麼都不在乎,是非你不嫁!不管你有沒有老婆,哪怕做小,也在所不惜!

那就娶了吧。

可當張恨水把要娶周淑雲的想法給自己的兩個老婆報告時,卻遭到了兩人的激烈反對。此時,徐文淑和胡秋霞聯合起來阻止周淑雲進家門。

張恨水傻了。

倆老婆都很賢惠,都沒有什麼錯誤,不可能休了她們;但也捨不得周淑雲,於是老張咬咬牙又買了一座院落,同周淑雲另起爐灶了。

就這樣,張恨水一人周旋於三個老婆之間,更加忙得不亦樂乎了。

周淑雲相比胡秋霞更加漂亮,而且有文化,琴棋書畫無所不通,這下張恨水滿意了,真正的才子遇上佳人了。他又大發雅興,依據《詩經·周南》的詩意,把周淑雲重新起名周南,自此周南成了他的「窈窕淑女」了。

給老婆改名字,也是張恨水一絕啊。

張恨水同周南不僅都對文學情有獨鍾,而且兩人還都喜愛京戲,閒暇之時,兩人便來段京腔對唱,張恨水拉著二胡優哉游哉地唱道:「喜得素心人兮,相與共朝夕……」兩人琴瑟和鳴,堪比神仙眷侶。

在愛情的滋潤下,張恨水繼續在文壇上狂飆突進。只是,在當時,日本人開始公開挑釁中國,在日寇的踐踏下,歲月難以靜好。張恨水也加入到時代的潮流,他的作品基調有了轉型,有了抗戰色彩。

早在1928年5月,日本在山東製造了慘絕人寰的「濟南慘案」後,怒火中燒的張恨水,便寫下了《恥與日人共事》《中國決不會亡》等一系列聲討侵略者暴行的雜文。他在文章中寫道:「世界上的強國無論是誰,他都不能併吞中國!中國絕不會亡!」

1932年,東北三省淪陷後,為表示內心的憤怒,為激勵全民抗日,張恨水連續創作了《太平花》《熱血之花》《東北四連長》《潛山血》等一系列抗戰作品,並於1932年出版宣傳抗戰的短篇小說集《彎弓集》。他在書中發出高亢的呼聲:

「背上刀鋒有血痕,更未裹創出營門。書生頓首高聲喚,此是中華大國魂!」

抗戰期間,他更寫下著名的抗戰小說《虎賁萬歲》,成為公認的「抗戰作家」。

抗戰全面爆發後,張恨水把全家老小都送回安徽老家,自己遠赴重慶參加抗日報刊的創辦工作,進行文化救國。在重慶,他擔任《新民報》主筆,並主編副刊,期間寫了許多小說和詩文。

徐文淑和胡秋霞都在老家老老實實呆著;周南因與她們不和,且思夫心切,便帶著兩個孩子到重慶千里尋夫。

在重慶重逢之後,夫妻倆再不分離,之後在重慶生活了8年。重慶的生活很辛苦,但周南毫不在意,學著種菜養豬,頑強度日。

在重慶期間,張恨水當然不會忘了老家的兩位夫人,他按時往家裡寄生活費。胡秋霞儘管對丈夫有怨言,常常借酒澆愁,但一直守護著自己的兒女們……

五:以最恨水的方式劇終

瓊瑤自殺後,大家都說瓊瑤以最瓊瑤的方式離開了人間。

張恨水何嘗不是如此?

抗戰勝利後,張恨水同周南回到了北京,同時也將胡秋霞母子接了過去,大夫人徐文淑則習慣了住在安慶老家,沒有進京。

在北京,胡秋霞和周南當然是分開住的。張恨水儘管同周南在一起,但對胡秋霞母子們非常好,因為不是胡秋霞的錯,是他負了胡秋霞。但胡秋霞也沒有同他大鬧,畢竟,張恨水也是她的恩人,是張恨水給了她「新生」,也是張恨水讓她此生衣食無憂。也許,也是張恨水讓她這樣一個默默無聞之輩「留名於世」。在當時的社會倫理大環境下,胡秋霞也難以太苛求張恨水,她儘管經常借酒澆愁、以淚洗面,但終究是沒有對丈夫太多的仇恨。

張恨水的大夫人、二夫人都沒有罵他渣男,別人還罵個啥勁?

在那時,胡秋霞也算是過著「上等人」的日子,張恨水儘管和她分居,但每個月都會定時去看望她和孩子們,還帶他們下館子等,孩子們都以有這樣的老爹為榮。

子女們都不「嫌棄」老爹,外人還罵個啥勁?

胡秋霞與周南先後為張恨水生下13個孩子,多年來,3個老婆、13娃加上老母親,這個大家庭的全部開銷均是靠張恨水的稿費維持,也實屬不易。放今天你試試看,誰用稿費可以養活這麼一大家子?你不能不感嘆張恨水的寫作實力就是牛,在民國無人能敵!

然而,好時光不可能永遠陪伴一個人。1948年,張恨水因腦溢血臥床不起,不能正常寫作了,家中的收入開始變得緊張。而此時張恨水才53歲。

但畢竟張恨水那麼多著作暢銷,積蓄還是有的。只是當時國家還處在非常歲月,戰火不斷,經濟不穩,張恨水想委託一位金融界的朋友將多年積蓄換成黃金,以維持後半生。然造化弄人,此人卻不懷好意,居然捲款私逃,這讓張家的生活徹底陷入了困境……

後來張恨水又患了中風等症,寫作生涯基本停止,日子越來越窘迫。只能靠變賣房產勉強度日了。

屋漏偏逢連夜雨。1956年,愛妻周南不幸患了乳腺癌。儘管張恨水盡力為她醫治,但還是在3年後離世了,年僅44歲。

周南養病期間,在老家的徐文淑也患病去世。疾病纏身的張恨水分身乏術,只能讓兒子張小水帶了700元錢回去處理後事。

周南死後,張恨水傷心欲絕,為她寫了近百首悼亡詩,還經常拖著病體到墓園看望愛妻,對著墓碑往往一坐就是老半天……

在病苦、孤獨、潦倒中,張恨水度過了人生的最後階段。1967年2月15日,一代文豪張恨水在北京病故,享年72歲。

張恨水一生愛過,恨過,得意過,潦倒過,有歡樂,有憂愁,然而,只恨人生苦短,最終還是隨風而逝,順水而去,正如唐後主李煜所感慨的:

林花謝了春紅,太匆匆。

無奈朝來寒雨夜來風。

胭脂淚,相留醉,幾時重?

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……

張恨水以最恨水的方式,很無奈地走了。但他留下的那片愛情的「江湖」卻不會消失,《紫玉成煙》《春明外史》《金粉世家》《京華春夢》《啼笑因緣》《秦淮世家》《八十一夢》等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,並直接「催生」了瓊瑤等人,為文學打造了一個美輪美奐、多彩浪漫的「言情」天地,將永不泯滅……
呂純弘 • 8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7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5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3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