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:調包記
張恨水是安徽安慶潛山人,1895年5月18日出生於江西廣信。有意思的是,張家還是尚武之家。張恨水的祖父曾經做過清軍參將(屬三品武官);其父張鈺也會武功,善騎射,人送綽號「小張飛」,能把一把丈八蛇矛槍舞的出神入化。因此,張恨水自小也曾耍槍弄棒。
不過耍槍弄棒的張恨水自幼也喜歡舞文弄墨,頗得祖父喜歡。張恨水的原名張心遠,就是祖父從陶淵明詩句「心遠地自偏」中化來的。張恨水是因武術而結緣文學的。他自小就通讀了《三國演義》《殘唐演義》等尚武的小說,從而引起了對文學的興趣。當他讀到《西廂記》時,便徹底被文學征服了。
張恨水不僅精通詩詞歌賦,14歲又進了新式學堂,眼界大開。17歲時,張恨水考入蘇州蒙藏墾殖學校。此時的他便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了,前景一片大好。
然而,在張恨水19歲時,其人生便不再「得意」。先是其祖父和父親相繼去世,接著蘇州蒙藏墾殖學校也解散了,本來打算到英國留學的小張只得捲舖蓋回家了。
可面對孤獨的母親,以及幾個年齡尚小的弟妹,張恨水感到了身上的重負,於是他開始出去謀生,試圖掙錢養家。可他到南昌、漢口、常德、上海轉了一大圈,什麼也沒幹成。眼高手低啊,況且他除了舞文弄墨外,基本什麼也不會,無奈又回到了老家。
到家後,他感慨人生無常,遂想到唐後主李煜那句詩「人生長恨水長東」,即把自己改了個名字叫張恨水,開始閉門讀書寫作。
看著兒子恨天恨地恨火恨水的樣子,母親也發愁,想乾脆給他娶個媳婦成家算了,先成家後立業吧。於是就偷偷去找了媒婆。
接受了新學教育的張恨水當然不情願母親的包辦婚姻。可當母親說對方女子長得超漂亮時,小張心軟了:要不就結婚?
然而,入洞房那晚,當張恨水揭開新娘紅蓋頭時,直接傻了!本來以為他這個才子要配個佳人的,沒成想他的夢中新娘簡直就一「醜八怪」!
張恨水汽不打一處來,懷疑新娘被調包了。後來大家普遍認為是,張恨水母親去相看的徐家女是長相清秀的老二,可娶到家的換成了長相較丑的老大。老大長得不好就算了,還不識字,而且名字也不好聽,叫徐大毛。
小張鼻子差點氣歪,可生米已做成熟飯,那時候,只要一拜堂,這事就成了,是不能反悔的。魯迅當時就是吃的這虧。母親說朱安長得俊,而且知書達理。結果卻是長相粗魯,而且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,魯迅直接反抗,一生不承認朱安的名分。
張恨水何嘗不想如此?但他心軟,想湊合湊合。於是把徐大毛改了個清秀的名字:徐文淑。然而,改成徐文淑的新媳婦並沒有文淑起來,還是那個樣子,不能讀書認字,倆人還是難以溝通,當然也難以「合鋪」了,於是張恨水咬咬牙,走了。
後來人們認為,這個事情其實有點誇張,徐文淑並非長得那麼差,從照片看,雖然矮胖,但也五官端正。只是她不通文墨,不是張恨水追求的那種「佳人」,因此他很不滿意,新婚不久,他就「離家出走」了。
矗立在長江邊上,張恨水無限感慨:「婚姻不自由,誠殺人之道哉!」遂發誓,今生一定要找到一位佳人同自己相伴,不攜美人歸,壯士無顏色!
三:一遇紅顏
不過心軟的張恨水並非一下子就遠走高飛不見影了。婚後的數年他雖到了幾個地方,但還是回了幾趟家。因為,按規定,他要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。因此他偶爾回家與妻子同房,並成功完成了任務。徐文淑還真的懷孕並產下一子,只是孩子不到1歲就夭折了。
那不怪我。完成任務後的張恨水開始浪跡天涯。1918年,張恨水到安徽蕪湖《皖江日報》當總編。在此期間他寫下了此生首部長篇小說《紫玉成煙》。
之後,五四運動爆發,他熱血沸騰到了北京,欲到北大讀書。結果人家不收旁聽生,當然考也沒那心勁了,只有繼續以寫作為生,併到六七家報社打工做兼職。
此後十餘年,他奔走於天津、上海等地,最後在北京安頓下來。
一直飄泊不定的張恨水感到孤獨,想找個「伴兒」,於是不久他就覓到了一個「紅顏知己」。
經朋友介紹,張恨水來到北京的一家救濟院。救濟院又名平民習藝所,裡面收留了不少無家可歸的女孩。其中有一個叫招娣的十六七歲的姑娘長得很清秀,聰明伶俐,張恨水就拿了一筆贖金把她領走了。
張恨水看上招娣除了她長得漂亮,憐香惜玉之外,還出於對她悲慘身世的同情。招娣是四川人,家裡很苦,四五歲時被人販子賣到上海的一戶楊姓家裡為奴。後來楊家又遷到了北京。楊家人對招娣很壞,整天拳腳相加,招娣不堪忍受便逃了出來。後來她就被巡警帶到了救濟院。
張恨水把招娣贖回來後,手把手教她讀書認字,還給她起了個美麗的名字叫胡秋霞,語出《秋水共長天一色,落霞與孤鶩齊飛》。胡秋霞冰雪聰明,很快就能識文斷字了,並能誦讀詩詞歌賦。尤其是,可以讀張恨水的小說了,自此她就成了張恨水的第一讀者。
胡秋霞成為張恨水的第二任妻子後,張恨水就真正有了自己的小家庭,有了自己的佳人。然後在紅袖添香之下,他的創作靈感便如長江之水,滔滔不絕。
當此之時也,張恨水意氣風發,猶如神助,《春明外史》《春明新史》《金粉世家》《青春之花》《天上人間》《劍膽琴心》等7部長篇小說同時進行,並在不同的報刊上連載,日日更新。這幾部傳世之作,人物不同,情節各異,張恨水都梳理得涇渭分明,互不「打架」,簡直令人嘆為觀止!
他的皇皇巨著,長達90萬字的《春明外史》和100萬字的《金粉世家》,以及巔峰之作30萬字的《啼笑因緣》,都是在這個時間段完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