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、霍去病
國力空前鼎盛,經濟軍事快速提升。手握時代領先的精良武器,這些都是克敵制勝的關鍵和信心所在。所以,漢武帝決定拿不可一世的「上帝之鞭」匈奴開戰。
漢武帝任用自己的舅子大將軍衛青、和衛青的外甥霍去病來攻打匈奴。
有什麼本錢,就打什麼仗。
因此,霍去病在戰法上就展現出了他極高的靈活性。
每個騎兵三匹馬,一匹騎著行軍,一匹馱著物資,還有一匹是戰馬,專門衝鋒陷陣。
一上戰場,騎兵們動起來就像開了掛,迅疾如風,如同猛虎下山,擋都擋不住,而這豪橫的單兵配置背後,是要靠絕對的國家實力撐著。
後來3000人就敢追著李自成十幾萬流民打,能和努爾哈赤八旗騎兵正面硬剛的關寧鐵騎,也是這套路數。
因此,對陣匈奴不敵漢軍的弓弩,就是長項,騎射也難勝漢軍的鐵騎。
精銳騎兵,長途奔襲,快速突襲,讓匈奴人摸不著北。同時,大迂迴、大穿插等戰術,將匈奴人牢牢困住,使其無法逃脫。
漢軍騎著快馬,手裡拿著環首刀,一刀一個匈奴兵,再加上漢軍的弓弩和長矛,遠程近戰都占優勢,匈奴兵哪裡還招架得住?
所謂軍事天才,就是不用上軍校,拿一本盜版孫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。
霍去病17歲就帶800勇士橫穿大漠,深入匈奴腹地一千多公里,斬殺兩千多人,連匈奴單于的叔爺爺都幹掉了。他因此被封為冠軍侯,冠軍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。
漠南之戰、河西之戰、漠北之戰,霍去病帶著漢軍是屢戰屢勝。
20多歲就成了驃騎將軍,兵分兩路再進匈奴,深入兩千多公里,在外蒙古封狼居胥,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,匈奴只好跑到漠北去,漢朝的威脅就這樣減輕了。
可惜天妒英才,雖然叫去病,結果24歲就病死了。
他主要經營河西走廊,常年駐軍在外。皇帝賜他美酒,他不敢獨享,把酒倒在泉水裡,讓將士們用頭盔舀著喝,這地方後來就叫酒泉,現在的衛星發射中心就在他當年駐守的地方。
霍去病死後,漢武帝特別傷心,就下旨讓他陪葬在自己的茂陵。
跟皇上埋在一起,那可是無上的榮耀,而且,漢武帝還專門把他的墳墓建成了祁連山的形狀。
六,結語:
霍去病之所以能屢屢擊敗匈奴,關鍵在於漢代冶鐵黑科技的遙遙領先,這無疑驗證了落後就要挨打,戰力就是科技加狠活的道理。
技術為王,無論是在古代戰場上的生死較量,還是現代社會中各行各業的激烈競爭,技術的力量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。
對於普通人而言,掌握一項或多項實用技能,不僅能夠為我們提供穩定的收入來源,更是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、實現個人價值的基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