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睡覺時愛用瓷枕,不難受嗎?其實瓷枕是為了方便女子

2025-07-06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1/5
古人睡覺時愛用瓷枕,不難受嗎?其實瓷枕是為了方便女子

說到古人睡覺用的瓷枕,現代人第一反應可能就是:這玩意兒硬邦邦、冷冰冰,睡著得多難受啊!現在咱們都喜歡軟乎乎的枕頭,塞點棉花或者羽絨,躺上去跟睡雲朵似的。可古人,尤其是宋朝那會兒,為啥就偏愛這瓷枕呢?而且聽起來,女人還特別喜歡用?這不奇怪嗎?其實吧,瓷枕在古代真不是什麼「自虐神器」,它有它的歷史背景、文化意義和實用功能,尤其是對女子來說,簡直是貼心設計。

瓷枕的歷史演變:從隋朝到清朝的興衰

瓷枕這東西,最早能追溯到隋朝(581-618年)。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的張盛墓里挖出過一個瓷枕,樣子像個盒子,簡單實用,沒啥花哨。那時候技術還不成熟,瓷枕也就是個雛形。到了唐朝(618-907年),燒瓷的手藝進步了,瓷枕的造型開始多樣化,但還沒普及。真正讓瓷枕大放光彩的是宋朝(960-1279年),這段時間五大名窯——汝窯、官窯、哥窯、鈞窯、定窯——燒出來的瓷器那叫一個精美,瓷枕也跟著水漲船高,成了普通人家都能用上的東西。

宋朝之後,元朝(1279-1368年)因為戰亂和經濟不景氣,瓷枕的生產規模縮水,更多是當裝飾品用。到了明清(1368-1911年),紡織技術突飛猛進,棉花、絲綢這些軟材料便宜又好用,軟枕頭開始搶占市場。清朝的文獻里,瓷枕的影子已經很少了,大家都轉向了塞棉花或絲絮的軟枕頭,睡著更舒服,也更符合那時候的需求。現在呢,瓷枕基本就進了博物館,比如故宮裡那件定窯白釉孩兒枕,工藝絕了,但也就是文物供人參觀了。

瓷枕從隋唐的冷門小眾,到宋朝的家家戶戶,再到明清的逐漸退出舞台,跟技術、生活習慣變化分不開。但它最火的時候,確實有它的道理,尤其是對女子來說,用處還真不小。

瓷枕的文化內涵:不只是睡覺工具

瓷枕在古代可不光是拿來睡覺的,它還帶著濃濃的文化味兒。宋朝的瓷枕造型五花八門,有方的、圓的、銀錠形的,還有小孩模樣的,上面經常畫花鳥、山水,或者寫點詩文,看著就覺得有講究。比如說,孩兒形的瓷枕寓意多子多福,銀錠形的看著像元寶,意思是財源滾滾。這些設計不光好看,還寄託了古人對生活的盼頭。

對女子來說,挑個瓷枕回家,不光是睡覺用,還能給家裡添點雅致。宋朝那會兒,集市上擺著這些精緻的瓷枕,女人路過一看,既能用又好看,買回去還能顯擺一下品味,心情能不好嗎?而且瓷枕燒制工藝精良,不像布枕頭容易髒兮兮,擺在那兒就像個小工藝品,跟現代人買裝飾品放家裡一個道理。

瓷枕的實用功能:女子愛用的真實原因

瓷枕為啥能讓女子這麼喜歡?光好看肯定不夠,它得實用才行。別看它硬邦邦,其實功能多得很,尤其對宋朝的女子來說,簡直是量身定做。
1/5
下一頁
呂純弘 • 4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7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4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1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3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6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2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3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