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庫版權圖片,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
如何正確充電?
如果手機的使用也有短板效應,大概電量就是那塊短板了。不過,在日常的使用中,也有一些你以為正確的充電方法,其實並不是。
1
不能混用充電線、充電器?
買手機送配套充電設備是慣例,可近些年來,有廠商打著環保之名不再贈送充電器,只能自己購買。官網上的價格太高,很多人就會選擇便宜些的,覺得充電設備本身就是易損耗品,一沒盯住家裡的貓,充電線就被撕咬得無法使用了。這也就導致,很多人用了沒多久,也許充電線、充電器和手機就不是配套的了。 於是,許多傳聞就出來了:不配套的充電器會導致電池短路,影響使用壽命。 實際上,這個說法顯然太小看充電器了。 充電器內部一般都會帶有智能晶片,識別手機所需的電流電壓從而進行調整,比如說,你購買的是快充頭,但是手機不支持快充,那麼快充頭就會自動調整為適合手機的輸入電量。 有人抱怨快充頭不起作用,實際上就是這個原理。 不過,在購買時也要儘量認準正規品牌,不要貪小便宜買到山寨,畢竟,山寨充電器裡面的配置實在不好說,很可能識別不出手機所需電流電壓,損壞手機。
2
不要邊玩邊充?
有人會認為,讓電池放電的同時又充電,會影響壽命,其實,真正影響電池壽命的,是邊玩邊充導致的溫度驟升。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,玩高配置遊戲,或者使用快充時,手機都會發燙。 一份調查顯示,就算是不用手機,溫度升高依然會加速電池容量減少。 所以,為了電池安全,最好還是別讓它「一心多用」。 除此之外,需要注意的是,不要給手機買太厚的保護殼。 市面上現在有許多花里胡哨的保護殼,好看是好看,但並不是每款都適合手機。 和電腦等設備一樣,手機同樣是需要散熱的,如果把它包裹得嚴嚴實實,用的還是隔熱材料,只會讓手機外表看上去沒什麼劃痕,內里早就有了損傷。 為了避開高溫,還要注意,睡前不要將手機放在枕頭旁以及陽光下。這個舉動,保護的不只是手機,更是你。
參考文獻
[1]Bergveld, H.J.; Kruijt, W.S.; Notten, Peter H. L. (2002-09-30).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: Design by Modelling. Springer. pp. 38–. ISBN 9781402008320. Retrieved 5 June 2013.
[2]"Voltage Depression ("Memory Effect")". Duracell.com. Procter & Gamble.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March 3, 2009. Retrieved September 15, 2015.
[3]Battery University. (2021). BU-802: What causes capacity loss?
[4]Understanding memory effect in Lithium-ion batteries retrieve fromhttps://evreporter.com/understanding-memory-effect-in-lithium-ion-batteries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