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年,李宗仁髮妻過百歲宴,其兒子當眾痛哭:她守了70年的活寡

2025-11-21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1/3
1990年,李宗仁髮妻過百歲宴,其兒子當眾痛哭:她守了70年的活寡

1992年,102歲的李秀文去世。

至此,李秀文結束了她顛沛流離的一生。

李秀文作為李宗仁的原配,她從小就被看相人說有富貴命,但是自從20歲結婚,到102歲去世,這期間,整整守了70年活寡。

今天一起走進李宗仁原配,李秀文的故事。

1891年,李秀文在廣西臨桂縣的一個小村莊呱呱墜地,原名李四妹。

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,李四妹能夠活下來還得感謝母親。當時人們都認為生女兒就是賠錢貨,如果孩子生出來是女孩,母親就會含淚把女兒悶死,對外就說生下的是死嬰。

但是母親看著粉嫩粉嫩的女孩兒,心慈手軟的她根本下不了手,就這樣,已經有了三個姐姐的李四妹才得以活下來。

活下來的李四妹也是命運多舛,五歲那年,她得了一場大病,幾天不吃不喝,燒得嘴唇都裂開了。鄰村的醫生過來看看,開了藥,說是吃兩副就會好。

但是吃了藥,李四妹的燒還是不退,而且臉色蠟黃,也一直不睜眼,家裡人都以為她要沒救,就等著咽氣把她埋了。

可是一天一夜之後,李四妹突然就醒了,鬧著要吃東西。

吃完東西後,李四妹立馬就能站起來走路了,病也好了。

從那之後,很多人都說李四妹命大,大難不死,必有後福,為此,父母還請來算命先生為她看相。

算命先生看過李四妹的生辰八字之後,說她富貴雙全,貴不可言。

之後,李四妹在一家人眾星捧月之中長到的該出嫁的年齡。

十九歲那年,隔鄰村李家托媒來說親,男子叫李宗仁,他的八字竟與李四妹十分配合,不但大吉大利,而且是夫榮妻貴。不過就有一點讓李四妹的父母不是很滿意,那就是男方家人口很多。

李四妹並不在意,她非常願意嫁到他們家,況且當年給她治病的醫生就是自己未來的祖公公。

1911年,李四妹和李宗仁結婚。

新婚當晚,李宗仁為李四妹取名李秀文,那晚,他還告訴李秀文之後要學習寫字認字,為的是將來兩人通信方便。

婚後不久,李宗仁就離開家了。李秀文則在家裡服侍公婆,照顧一大家人的吃喝用度。

1917年,李秀文被丈夫接走隨軍生活。公婆也很支持:「德鄰在外面幾年了,身邊沒個人不好,家中少個把人不礙事,就讓九嫂出去見識見識吧。再不讓他們在一起,抱孫子還不知等到何時呢!」

就這樣,李秀文跟著丈夫在新會住了下來。

第二年,就秀文便生了兒子李幼鄰,這年,她28歲。

其實,在結婚第二年,李秀文曾經生過一個男孩,幾個月後夭折了。

生了幼鄰不久,李秀文便隨軍轉移,到過惠陽、高州、肇慶等地。

身邊有了孩子,隨軍生活也變得不方便起來,語言不通,應酬又多,很多時候,李秀文都覺得自己吃不消,心裡難免會厭煩。

李宗仁也看出了她的心思,就經常說一些寬慰她的話語。

1920年,兩廣戰爭爆發,李秀文跟著丈夫在玉林住了一段時間,但是李宗仁忙於戰事,顧不上他們母子,於是就把李秀文和孩子送回了家鄉。

然而分別5年後,再次見到丈夫,李秀文的心涼了半截,因為此時的李宗仁已經有了郭德潔在身邊。

郭德潔,1907年生於廣西桂平鎮,原名郭儒仙,郭德潔是李宗仁為她取的名字。

從桂平縣城廂高等小學畢業後,到女子師範學校念書,從小她就和別的女孩不一樣,她立志要做「出類拔萃的女人」。

1924年,李宗仁領著手下到桂平縣城城門樓上觀看學生遊行。桂平女子師範學校遊行的隊伍正好在此經過,郭德潔是掌旗的女生,她身材苗條,青春洋溢,李宗仁一眼就看上了她。

1925年,經郭鳳崗介紹,李宗仁與18歲的郭德潔結婚。

從來都是新人笑,有誰聽到舊人哭?

雖然心裡很難受,但是李秀文對丈夫的做法非常理解,因為自己不習慣官場應酬,而且帶著個孩子,跟著丈夫行軍很是不方便,丈夫常年在外,也需要有人照料他的生活。

其實之前公婆已經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李秀文,他們不希望李秀文受到冷落,因此他們主張李秀文帶著孩子去桂平找李宗仁,而李秀文也想看看丈夫有了新夫人之後,如何對待她這箇舊夫人。

見面以後,李宗仁抱著兒子歡喜了一番,接著就讓郭德潔出來見面,郭德潔給李秀文打了招呼,端了水之後便離開了。

這時,李宗仁先開了口:「我娶了德潔來,為的是外面應酬多,身邊有個照應。你來了,大家做個伴嘛,你看好嗎?」

李秀文還能說什麼呢,只能說「好嘛」。

「這兩年你我不同在一起,很多事沒人照料,德潔來了,好多了,你以後少操點心。她是個女學生,懂道理的,有什麼事你儘管吩咐她吧。」

「隨軍的生活你受不了,如今我作為高級軍官,身邊又確實需要有個貼身照料的人,社交應酬也得有個人陪伴。你辦不到的事,有人辦了,豈不是好?你就安安逸逸地享福吧。把幼兒帶好了,你我都開心!我這軍人是最講信用的,日後絕不虧待你。」

既然丈夫都把話說到這份上了,說明他對李秀文還是非常尊重的,這讓李秀文心裡稍微舒服了一點。

她也知道丈夫的天地日益擴大,不是一個小家能夠圈養得住的,從此便一心一意為他帶好兒子。這也成為往後歲月里,維繫李宗仁、李秀文夫婦感情的紐帶。

在相處的過程中,不論郭德潔怎麼對待李秀文的兒子,他都不理睬她,她還拿錢讓幼鄰叫她,但是幼鄰卻說不要錢,自己父親有錢。

起初,李秀文和郭德潔相處得很好,兩個人都是明事理的,她對李秀文很是尊重,李秀文和郭德潔的娘家也有往來,郭德潔父親去世時,李秀文還去祭奠。

後來,郭德潔成長了,涉世深了,經一些人的挑撥,她慢慢疏遠了李秀文,經常刻意迴避她,有飯局的時候,只要李秀文在,她就不會去。

其實,離秀文也經常被其他官員的妾室們背後說風涼話:「全靠她生了個兒子罷了,男人處處敬著她,所以她使得威風。如不是生了個兒子,就她這樣個鄉下婆,還不是在冷宮裡蹲著!」

不過,這些李秀文都不在一起,嘴長在別人身上,想怎麼說就怎麼說吧。

廣西統一後,李秀文回鄉辦完公公的喪事,在婆婆的支持下,到南寧和李宗仁團聚,郭德潔也在。

沒多久,開始了北伐。北伐前夕,李宗仁安排李秀文和兒子去香港讀書。

1929年,李宗仁到香港與他們見面,但是由於時局影響,每次都是匆匆一見。

李秀文在香港待了一年後,又帶著孩子回到了廣州。

在廣州不久,抗日戰爭就爆發了。

1937年10月,李秀文的兒子去了美國讀書。李秀文則獨自一人回到家鄉桂林。

就這樣,李秀文在桂平老家居住了四五年時間,她本以為會迎來前線的勝利,但她終究低估了戰事的嚴重。

1942年,李秀文的婆婆去世。李宗仁帶著郭德潔回來奔喪。然而,喪禮上發生的不愉快,讓兩個女人從此有了隔閡。

按照規矩,李秀文和郭德潔跪在一起為逝者磕頭,有一次跪拜的時候,郭德潔肥皂跪到李秀文的前面,因此她的手把李秀文的頭髮撩撥得飛痛。

李秀文一時性起,把她的手擋開,並對她瞪了一眼說:「你放規矩點」!

郭德潔頓時臉都紅了,說李秀文打了她。

後來,外面也有傳言說李秀文打了郭德潔,其實事後,李秀文也後悔不該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訓斥她,讓她很沒有面子。

婆婆的喪事過後不久,1944年,局勢非常嚴峻,大片國土淪陷殆盡,桂平一些權貴之人紛紛開始疏散到重慶。李秀文在李宗仁的安排下在重慶凌縣雲住下。

就這樣,李秀文在重慶好不容易熬到了抗戰勝利,之後李秀文回到了桂林。

1947年,分別十餘年的兒子從美國寫信說要回來,還帶著兒媳和孫女,這讓李秀文激動不已。

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。

李秀文與兒子分別了十年了,這十年里,她望眼欲穿,現在收到兒子的信,她每天都在期待,每一天都是幸福的。

兒子拖家帶口的回來了,在這一年多時間裡,李秀文也感受到了天倫之樂,兒孫繞膝的感覺。

1948年,李宗仁當選為副總統,他希望回國的兒子能有所作為,可是他卻沒有這個想法。他說:「外面傳說很多,說中國官吏不少貪污腐化,玩弄職權,賄賂成風。我如果回來做官,豈不是與他們同流合污?有損人格的事,我決不幹。」

李宗仁的建議不僅沒能讓兒子留在國內,反而加速了他的離開。

1949年,在兒子的建議下,李秀文跟著他們一家去了香港定居。

本以為,她在香港可以頤養天年了,可是在這年底,大陸的形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,李宗仁一行人也倉皇逃到了香港。

李宗仁一到港,就因胃出血住進了醫院。由於病情嚴重,他需要兒子陪著去美國治療。

李秀文本來是打算讓兒子和丈夫先去美國,自己和兒媳婦孫女隨後就去,但是李秀文去美國屬於華人探親,香港領事館遲遲不肯簽證,結果是她去不了美國,只好一個人待在香港。

1952年初,駐港美領事館仍然拒絕簽證給李秀文赴美探望兒子,原因是幼鄰並非美國公民。在美國的好友,建議她先到古巴住一段時間。

李秀文聽從建議,退了香港的房子,自己一個人到了古巴,住在兒子早已提前安排好的朋友家裡居住。

就這樣,就秀文在古巴住了兩年。
1/3
下一頁
呂純弘 • 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6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7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7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3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0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4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