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孚才能一般,被派到山東察案辦砸了差事,被道光帝下旨處分。年邁的文孚身體虛弱,就向道光帝遞交了辭職報告。文孚走後,論資歷潘世恩理所應當被提拔到首席軍機大臣的位置上,其後才是穆彰阿。
聖眷正隆的潘世恩也認為首席軍機大臣是板上釘釘了,可這一會道光帝不走尋常路,任命穆彰阿為首席軍機大臣。為了彌補潘世恩,道光帝於十八年晉其為武英殿大學士,加太子太傅銜。
老話說,什麼樣的老師教出什麼樣的弟子。
穆彰阿與潘世恩,都希望無為而治,達成天下太平。然而世事巨變,運道無常,道光所處的時代,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,在承平年代,保守持平的執政者,靠著小心翼翼,也許能拖延下去,但在亂世必會生出無數禍亂。
潘世恩作為三朝元老,顯然沒有順應時代的潮流,君臣間勉強維持朝政,共同支撐著大清這艘巨大的破船。
皇恩浩蕩,人臣所能獲得的榮譽基本都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