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機連WiFi總斷?可能是這4個原因

2025-10-14     幸山輪     反饋
3/5
在WiFi覆蓋的邊緣區域,你可能會看到信號還有兩三格甚至滿格,但此時的連接質量已經非常脆弱。這涉及到另一個重要指標——信噪比(SNR)。簡單來說,就是有用信號和背景噪音的比例。在邊緣區域,雖然路由器發射的信號還能被手機接收到,但環境中的各種電磁干擾(即「噪音」)也相對變強,信噪比變得很低。

這就好比你在一個嘈雜的派對上和朋友打電話,雖然你還能聽到他的聲音(信號強度足夠),但周圍的音樂和說話聲(噪音)太大,你經常聽不清他說什麼,需要反覆確認,通話質量極差。WiFi也是同理,低信噪比會導致大量的數據丟包和重傳,手機和路由器之間為了確認一個數據包需要「溝通」好幾次,延遲急劇增加,當重傳次數超過閾值,系統就會判定連接失敗,從而導致斷開。

如何解決:

●優化路由器位置:將路由器放置在房屋的幾何中心位置,而不是牆角。這能讓信號更均勻地覆蓋全屋,減少極端邊緣區域的產生。

●手動切換頻段:在信號邊緣區域,5GHz信號雖然速度快,但衰減也快,更容易出現上述問題。可以嘗試手動將手機WiFi切換到同名的2.4GHz頻段。2.4GHz穿牆能力更好,在遠距離下通常比5GHz更穩定。

●根本性解決:如果房屋面積大、戶型複雜,單一路由器確實無法完美覆蓋,不要迷信「穿牆王」。最佳方案是組建Mesh網絡,通過增加子節點來無縫拓展WiFi覆蓋,從根本上消滅信號死角和邊緣地帶。

隱形殺手三:WiFi信號干擾,看不見的「信道堵車」

WiFi信號使用的是公共的、無需授權的無線電頻段(2.4GHz和5GHz),這意味著它並非你家獨享的「私人車道」,而是一條誰都可以上來跑的「公共馬路」。當「馬路」上的「車」太多時,「交通堵塞」和「剮蹭事故」就在所難免。
管輝若 • 16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2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6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3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810次觀看
管輝若 • 560次觀看
舒黛葉 • 5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80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8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470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0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9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9K次觀看
管輝若 • 1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