確診糖尿病!37歲女子「吃救命菜3個月」後去複診 醫生檢查後震驚:「指數全正常了」

2025-09-26     奚芝厚     反饋
6/6
聽完劉女士的描述,王醫生點點頭,同時補充了科學解釋:

1. 白菜為何對糖尿病友好?

(1)低熱量、高纖維

白菜屬於低熱量蔬菜,每100克僅含熱量約13千卡,且富含膳食纖維,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。

(2)富含維生素C和礦物質

白菜中富含維生素C、鉀、鈣等營養素,有助於抗氧化和調節電解質平衡。

(3)增加飽腹感高纖維食物讓人更容易感覺飽,從而減少其他高熱量食物的攝入,間接幫助血糖管理。

一項發表於《營養與代謝》(Nutrition & Metabolism)的研究表明,增加綠葉蔬菜的攝入可顯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體重管理。

雖然白菜確實對血糖有益,但她能取得顯著成效的關鍵並不僅僅是吃白菜,而是綜合的飲食管理:

(1)限制了高升糖指數(GI)食物

劉女士減少了白米飯、甜食和油炸食品,這些食物的GI高,容易引起血糖飆升。

(2)選擇復合碳水化合物

她用雜糧和紅薯代替了精米精面,延緩了糖分釋放。

(3)保持營養均衡

白菜搭配蛋白質(如雞蛋、瘦肉),補充了足夠的胺基酸,同時避免了因過度節食導致的營養不良。

(4)規律運動

每天快走提高了胰島素敏感性,加速了血糖利用。

調整與優化:長期管理的新計劃

王醫生對劉女士的成果表示肯定,但也提醒她不能只靠單一食物維持健康:

「白菜很好,但長期單一飲食可能會造成營養不均衡。

我們需要更全面、更長遠的飲食方案。」

優化建議:

1. 豐富蔬菜種類

每天至少攝入300克蔬菜,包括深綠色蔬菜(如西蘭花、菠菜)、紅色蔬菜(如西紅柿、胡蘿蔔),確保多樣化。

2. 增加優質蛋白質

每餐適量加入瘦肉、魚類、豆製品或蛋類,避免因蛋白質不足影響代謝。

3. 精準控糖水果

每天可選一份低GI水果,如蘋果、獼猴桃,但避免一次性吃太多。

4. 堅持低鹽低油

烹飪時儘量少鹽少油,避免過度加工食品。 飲食結構調整

堅持「低糖、低脂、高纖維」原則,三餐定時定量,避免暴飲暴食。

規律運動

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、騎行。

監測血糖

定期監測空腹和餐後血糖,及時調整生活方式。

心理調節

保持積極心態,避免焦慮情緒干擾血糖管理。

定期複查

每3-6個月檢查糖化血紅蛋白、血脂和尿常規,了解整體健康狀況。

劉女士的故事告訴我們,糖尿病並不可怕,只要用科學的飲食管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,血糖完全可以實現穩定控制。

在未來的日子裡,劉女士不僅堅持了健康飲食,還影響了家人的飲食習慣。

她笑著說:「不是白菜治好了我,而是我用科學方法把健康『吃』了回來。」希望每個人都能像劉女士一樣,通過科學飲食和生活管理,活出屬於自己的健康人生!
呂純弘 • 2K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1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330次觀看
花伊風 • 6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1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9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40次觀看
花伊風 • 20次觀看
孔瑞東 • 1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4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6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0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10次觀看
游啊游 • 2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2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2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3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3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3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3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20次觀看
花伊風 • 50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