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6歲女子確診腎衰竭,愛喝水、運動,醫生嘆息:無知害了她!

2025-09-25     花伊風     反饋
10/12
第一個細節,是徐月華長期忽視了氣溫變化對水攝入的調節。

入秋之後,天氣逐漸轉涼,徐月華喝水的習慣並未隨之改變。

她仍然像夏天干農活那樣,每天早晚各灌下一大壺水,覺得多喝水清火利尿,對身體好。

可她忽略了,氣溫下降後身體出汗減少、代謝減緩,腎臟排水的負擔反而更重。

特別是她習慣一次性大量飲水,常常是一頓飯後一口氣灌下三四百毫升,甚至睡前也要喝夠了才踏實。

這種短時間內突增的水負荷,會導致腎小球濾過率驟然上升,使本已受損的腎單位更加疲憊。

更重要的是,徐月華飲水並未控制鈉的攝入。

在農村,很多人燒水後愛加點食用堿或鹹味茶葉,徐月華泡的蓮節水中常常夾雜些鹹菜汁或藕干渣,口感雖然清淡,卻含有一定量的鈉鹽。

高鈉環境會加重水鈉瀦留,誘發血壓升高和腎小管間質水腫,使腎臟微循環進一步受損。

而在她腎功能臨界不穩的階段,這種無意識的水中帶鈉成為了加速腎臟惡化的隱形推手。

第二個細節,是徐月華對運動時機與強度的選擇不夠科學。

徐月華堅持早晚繞塘快走三圈,原本是個好習慣,但她選的時間點常常是早晨天色未亮、氣溫較低的時段。

那段時間血壓本就容易波動,加上她常常空腹運動,體內血糖尚未完全穩定,運動後很容易誘發一過性低血糖和血流動力學變化。

她常常一邊走路一邊出汗,回到家又立刻下水清洗蓮藕,冷熱交替之間,血管收縮突然,腎臟血流也跟著劇烈波動,對微血管系統造成傷害。
呂純弘 • 2K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1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330次觀看
花伊風 • 7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1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0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50次觀看
花伊風 • 20次觀看
孔瑞東 • 1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4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6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0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10次觀看
游啊游 • 2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2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2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4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13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3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30次觀看
幸山輪 • 20次觀看
花伊風 • 50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