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此次世錦賽預賽為例,發令槍響,鄧信銳如離弦之箭般衝出,瞬間將一眾歐美勁敵甩在身後。在60米甚至70米處,他依舊保持著領先位置。然而,隨之而來的身體晃動,並非傷病,而是前半程過於激進的衝刺導致後半程「斷電」。細心的網友觀察到,鄧信銳在比賽中身體明顯呈傾斜狀,這正是他左右腿力量不均衡這一老問題的直觀體現。
鄧信銳能夠在瞬間迸發出驚人的「極速值」,但如果無法在後半程順暢地維持速度,那麼衝擊10秒大關的夢想將難以實現。而這恰恰是知易行難的挑戰。過度的前半程衝刺,加之本身左右腿力量的失衡,使得他在途中跑時身體極易出現大幅度搖擺,導致速度衰減。他目前的狀態,與早期蘇炳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,都受困於後程乏力的問題。若能成功突破這一瓶頸,鄧信銳的運動生涯將邁上一個全新的台階。
回望蘇炳添的進化之路,其克服後程問題的過程歷時數年。因此,對於鄧信銳,田徑迷們不應抱有過度的急功近利之心。彌補自身短板並非一日之功,他可能會經歷反覆、曲折,甚至走一些彎路。但一個運動員能夠瞬間爆發出如此極致的速度,是極其難得的天賦。關鍵在於,如何在保障其身體健康的前提下,逐步摸索出後程不減速的秘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