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過去相比,中國的採購策略已明顯成熟。衝突初期的2022 年,中國進口占比由 20% 躍升至 47%,通過多輪磋商評估供需、預判波動後,果斷鎖定價格。合同分兩階段執行:第一階段固定價,第二階段再根據市場情況調整;到 2025 年,這一流程已升級為智能監測系統,可實時追蹤供應。
印度則始於 2022 年的現貨採購,日進口量由 10 萬桶飆升至 190 萬桶;但 2025 年關稅政策落地後,迅速調整配方,中東原油占比提高 10%,以分散風險。
中國煉廠投入數百億元升級裝置,ESPO 原油加工效率提升 5%–10%,排放下降 20%,全面滿足環保標準。印度煉廠專注適應重質原油,成本下降 10%,卻因高度依賴市場時點,利潤率波動劇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