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9年,梁啟超也在這裡離世,他曾寫道:"協和代表了中國醫學的希望"。
1941年,日軍占領協和,醫院被迫關閉,林巧稚在東堂子胡同開了個小診所,8年間留下8887份完整病歷。
1951年,新中國接管協和。
小洛克菲勒在給朋友的信中寫道:"這不過是換了一種管理而已"。他說得對,協和的精神沒有變。
嚴謹、博精、創新、奉獻,這八個字,從1921年到今天,一直沒變。
今天走進協和,還能看到當年的建築,綠色琉璃瓦在陽光下閃閃發光,門口的石獅子已經不是豫王府的那對了。
新的石獅子是站著的。
有人問,洛克菲勒為什麼要在中國投入這麼多錢?
一個相信上帝的石油大王,想用金錢創造永恆的價值,他做到了。協和醫院培養的醫生,救活的人命,已經無法計算。
那些埋在豫王府地下的金銀財寶,如果不被挖出來,永遠只是死物,被用來建醫院,它們獲得了新的生命。
正如洛克菲勒說的:"是誰的就用於誰"。
這些財寶原本屬於中國,現在,它們以另一種形式,繼續屬於中國。
百年過去,協和依然是中國最好的醫院,每天,上萬名患者從全國各地趕來,他們不知道,腳下這片土地,曾經埋著多少秘密。
他們只知道,這裡能治好病。
這就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