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和解並不意味著「爭議終結」。
仍有部分網友質疑:「金錢賠償能否彌補傷害?」「他是否真的『反思』了?」對此,黃子佼團隊未正面回應,僅在社交平台發布過「深刻反省」的簡短聲明。
網友熱議:從「抵制」到「旁觀」,公眾對他的態度變了嗎?
黃子佼的「復出」動向,始終牽動著公眾的情緒。
從當年的「全網抵制」,到如今「圍觀生活」,網友的態度逐漸分化:
有受害者家屬留言:「和解是私事,但他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無法抹去。
我們不需要他『回歸』,只希望他真正反思。
」
部分觀眾表示:「如果他未來有誠意的新作品,或許可以給機會。
但前提是『尊重女性』的原則不能再觸碰。
」
更多網友選擇「旁觀」:「停工兩年還能住豪宅,說明他有底氣。
至於和解,那是他和受害人的事,與我無關。
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