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過這個界限,不但不能通絡活血, 反而可能引發毛細血管擴張失控、局部微燒傷,甚至誘發低血壓反射,出現頭暈、噁心、乏力等反應。
而泡腳時間這一點,被誤解得更深,市面上不少所謂的「泡腳養生說」鼓勵人們泡上半小時甚至一小時,這樣「藥效才足」「熱才能到達全身」,可真相是,人的下肢血液循環系統,並非無限容納。
泡腳時,皮膚毛細血管擴張,血液大量向下肢「彙集」,這時候心臟的泵血功能要加強以維持全身供血。
而老年人的心功能原本就弱,如果長時間讓血液「困」在下肢,回心血量減少,就會造成大腦瞬間供血不足, 出現眼花、頭暈、心慌甚至暈厥,這時候泡腳非但沒養生,反而像是在消耗心血管的剩餘功能儲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