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人評論,說這事「太冷,太不可信」,但沒有人敢斷言它是假的。
因為那年正月,南京兵部戶籍記錄上,有「海家內女,年五,歿,未立名。」
她死得無名,無字,無碑,只剩一塊餅,一段禁言,一個不准碰食的家規。
家規
這個家,從來不是溫暖的。
謝氏是這個家真正的主心骨,海瑞的母親,也是整個家庭的紀律制定者。
她信佛,但更信禮,她敬天,但不容情,海瑞從小怕她,也聽她,所有的家事,都由她說了算。
娶誰、休誰、納誰,都要過她那一關。
許氏被休,是因為「無子」;潘氏被趕,是因為「回嘴」;韓氏自殺,是因為「不得寵」;王氏死時,謝氏只說:「命也。」
海瑞呢?
他記得母親的話,也記得《孝經》,他從不反抗,他說:「母命不可違。」
他奉母為天,他妻妾如草,別人敬他「廉」,家裡人怕他「冷」。
他不是家長,是執法官。
他規定:兒子三歲學書,五歲背《禮記》,若懈怠,戒飯。
他要求:家中不設妾寢與主寢同屋,不可越矩。
他主張:女子不可直視男子,不可輕言笑,不可他人饋贈,不可單獨出門。
這些家規,在他未成名前就立下,到他做了官,更加嚴格。
他清廉,確實清廉,他一生拒賄,衣不解寒,飯不求飽,可與此同時,他娶過三妻,納了四妾。
聘禮、嫁妝、改嫁金、葬禮銀、撫恤銀,全要錢。
從哪兒來?史料沒寫,但有人諷他:「居家九娶,而以清自矜。」
這句話,是明代文人房寰寫的,他曾是海瑞下屬,寫這句話時,已辭官多年。
他的意思很簡單:你家都娶九次了,你還說你清廉?
清,可能是真的,也可能,是假的乾淨,因為這個家,不髒,但不暖。
他到底是「廉」?還是「冷」?
沒人知道,但我們知道他死時,沒人陪葬,無子承業,無女守孝。
只有「兩媵四仆」,在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