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了樊城下,曹仁已經布好陣,滿寵在城裡調兵遣將,呂常守著襄陽,那邊也不弱。
關羽沒直接硬攻,先裝模作樣地去打襄陽,調虎離山。
可曹仁不上當,死守不出。
關羽就乾脆調頭猛攻樊城,想速戰速決。
他不是盲打。
他早就盯上了漢水的漲水期,提前半個月派人監水勢,又在上游悄悄修了幾道堤壩。
等水一漲,放水沖營,那是他最熟的水戰打法。
果不其然,大雨來了,漢水暴漲,他立刻下令決堤。
于禁的軍營一下子全泡在水裡,士兵四散,糧草漂浮,連戰馬都開始驚叫亂跑。
他的水軍趁水而入,駕著船子圍住曹軍,箭雨一輪一輪地下。
龐德不服,硬頂著水勢想拼一把,結果被活捉,于禁直接投降。
這仗打完,關羽聲威又起。
曹操那邊開始慌了,立刻調徐晃、張遼、趙儼往南趕。
東吳也沒閒著,呂蒙、陸遜、朱然、潘璋全上陣,謀士虞翻也隨軍。
孫權那邊還派了蔣欽、孫桓、孫皎,幾乎全家出動。
關羽這時候還沒意識到麻煩有多大。
他還在想著怎麼拿下曹仁,沒料到背後已經起了風。
曹軍不動,等東吳動手。
孫權這次沒走正面,呂蒙借著「生病不上朝」的名義,先把關羽身後的幾座城給接了。
再一看,退路沒了。
他想回撤,但朱然、潘璋已經斷路。
蔣欽、孫桓在邊上攪局,陸遜正面堵他。
他這才意識到,自己已經被裹進一個巨大的圍攻網裡。
他身邊將領不多,自己頂著壓力,硬是把徐晃打退了幾次。
可人太多了,一撥接一撥,他身邊的兵一點點少了,糧也斷了,信也斷了,援軍的影子都沒見著。
成都那邊,不是不知道情況。
諸葛亮已看出不對勁,劉備卻還在忙著漢中的事,覺得關羽能撐住。
滿朝都在說,雲長打仗從不失手,區區樊襄,拿下是遲早的事。
馬良勸過,說再能打也得有接應。
可沒人聽。
劉備那時候正準備大動作,怕一動趙雲,漢中就出事。
等真正意識到荊州快守不住時,時間已經拖得太久了。
關羽最後撤到麥城,身邊已沒幾個人。
他不是沒想過突圍,但敵人已經把路封死。
他仍然試著打,試著殺出一條生路。
可連著幾次突圍都沒成,兵越來越少,最後連周倉都擋不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