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扎心的是技術層面的「捧殺」...
網友拿著放大鏡比較她和陳芋汐的水花,有粉絲抱不平,為什麼同樣的水花,憑啥陳芋汐得分高,卻不知裁判打分要看「動作同步率」等專業指標。
全紅嬋自己倒是清醒:「輸比賽不能怪別人,還是自己不夠自律」,可這話從18歲孩子嘴裡說出來,還是莫名的讓人心疼。
不僅是自身的壓力,媒體製造的「造神運動」更添壓力...
2024年的巴黎奧運會前,熱搜榜上掛滿「全紅嬋跳水都沒我下餃子水花大」的捧殺詞條;2025年保送暨南大學,又被質疑「14歲上大學破壞教育公平」.....
而「飯圈文化」更讓她無所適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