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真的是妓女,真的是紅顏,但不是「知己」。
最初,蔡鍔連她名字都沒問,但小鳳仙發現,他跟其他客人不一樣,不抽煙,不賭錢,也不動她。
他只喝一壺黃酒,然後要紙筆,寫東西,她偷偷看過,那些紙上寫著的不是情詩,是兵力部署和通電草稿。
她沒多問,只是記下了一句:「他不是個混的人。」
直到某一天,他酒後說漏嘴:「再不走,就走不了了。」
她沒說話,第二天就找人借了兩身道士衣服,藏了在屏風後面。
1915年11月28日午夜,蔡鍔裝成看香客的「道士」,從妓院後門逃出京城。
沒人知道,後門那晚被小鳳仙親手點了一把火。
她知道,袁世凱肯定會找上她,她也知道,躲不了太遠,但她就是想讓這個人,活著出去。
這一走,蔡鍔再沒回來,小鳳仙再沒出現在舞台。
她晚年改名為「周氏」,住在北平城南,靠繡花為生,1947年,她臨終前說了最後一句話:
「我這一生,只為報答蔡松坡。」
死得快,埋得隆重:他用屍體贏得尊重
護國戰爭打了八個月,袁世凱崩了,不是死於刺殺,不是倒在戰場,是活活氣死的。
1916年6月,袁世凱病亡,蔡鍔贏了,但他自己也不行了。
胃病,急轉為肺膿腫,送醫時已咳血不止,地點是日本福岡陸軍醫院。
醫生說,要開刀。蔡鍔點頭,開刀當天,他留下遺言:「我死不要緊,護國不可終止,後事由唐繼堯辦。」
手術後第七天,傷口感染,他開始昏迷,最後一次清醒時,摸了摸自己的無名指:「這指頭,打仗時被槍刺穿的。」
護士問:「疼嗎?」他只回了一句:「共和未成。」
1916年11月8日,蔡鍔死於福岡。
消息傳回中國,輿論炸鍋,北洋政府、南方護國軍、舊部同僚、梁啟超、孫中山、蔣百里,全部致哀。
孫中山寫了輓聯:「平生慷慨班都護,萬裡間關馬伏波。」
國葬:萬人空巷,不為權,只為人
1917年4月,蔡鍔靈柩由船轉車,抵達長沙。
前導部隊2000人,花圈車38輛,黃包車夫3127人參與,那年長沙總人口不到20萬,送葬的人數超過6萬。
蔡鍔病逝於福岡醫院
沒有一聲鞭炮,沒有一個笑臉,街頭牆壁上,全是白紙黑字:「蔡公松坡,護國英魂。」
儀式不是北洋政府強制安排的,是民間主動呼籲的,甚至有湖南學生步行百里來弔唁。
「革命死得多,國葬只給一個。」人們說他不是功臣,是「良知」。
死後的女人與孩子:她們不哭,卻沒人再笑
劉俠貞,一輩子沒再嫁。
蔡鍔死的時候,她在邵陽,收到遺書三頁,哭了一整夜。
她的女兒們早夭兩個,只有大女兒蔡菊蓮活下來,晚年,她守著一張舊照片,住在舊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