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脂高 ➜ 加陳皮3克
怕冷體虛 ➜ 加生薑2片
🌿 黃芪:補氣護心的「發動機」
補氣強心,增強心肌收縮力,改善心腦供血;
擴張冠狀動脈,促進血液循環;
提升免疫力,降低感冒頻率,尤其適合術後、體虛人群。
🍎 山楂:活血化瘀的「清道夫」
天然的「血脂清道夫」,能分解低密度脂蛋白,預防動脈硬化;
含有解脂酶,加速肉類脂肪代謝,緩解節後腹脹、積食。
🧪 為什麼1+1>2?
黃芪補氣推動血液前行,山楂活血清除「垃圾」,兩者形成良性循環:
降低血液黏稠度,預防血栓;
協同調節血脂、血壓、血糖;
減少血管炎症,保護心腦健康。
這些人喝了更有益!尤其推薦5類人群
三高人群:輔助降脂穩壓,血管更通暢;
久坐上班族: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水腫、肩頸僵硬;
更年期女性:調理氣血、淡化黃褐斑;
術後康復者:增強元氣,活血化瘀;
易感冒人群:提升免疫力,增強防護屏障。
👉 自測貼士:按壓拇指指甲至發白後鬆開,若血色恢復超過3秒,說明氣血運行偏慢,建議飲用黃芪山楂茶調理。
03 黃芪雖好,但這幾類人慎用!
❌ 1. 經期女性
黃芪補氣+山楂活血,可能導致經血增多或經期延長。
✅ 替代方案:喝紅棗枸杞茶,養血安神。
❌ 2. 感冒發熱者
黃芪有「閉門留寇」之嫌,可能阻礙病邪排出。
✅ 替代方案:喝薄荷菊花茶,疏風解表更合適。
❌ 3. 陰虛火旺體質
表現為口乾舌燥、盜汗、口腔潰瘍等症狀,喝黃芪易「火上加火」。
✅ 替代方案:麥冬石斛茶,滋陰清熱。
❌ 4. 濕熱體質者
舌苔黃膩、大便黏臭者,黃芪可能加重濕滯。
✅ 替代方案:薏米赤小豆水,健脾祛濕更適合。
❌ 5. 妊娠期女性
山楂活血,可能刺激子宮收縮,增加流產風險。
✅ 替代方案:一定要諮詢專業醫生,可選用桑寄生類安胎茶。
清清總結
節後是身體恢復的關鍵期,正確調整飲食和作息,遠比「節前補身」更重要。
黃芪山楂茶,作為日常調理氣血、保護血管的「平民良方」,簡便、安全、實用,是很多家庭飲養健康的首選。
不過也要牢記——適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。
根據體質選擇養生方式,才能事半功倍!
🙏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,歡迎點贊、收藏、轉發給你的家人朋友,尤其是那些節後想調理身體、保護血管的TA!
願你從「心」開始,血脈通暢,每一天都健康有力!❤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