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、清兩代,是中國女性地位最為低下之時,也還有萬曆即位,李後臨政;同治即位,慈安、慈禧垂簾聽政的故事,說明在大多數少主即位時,他的母親臨朝輔政幾乎成了一種必然。
女主輔政的本質,是封建社會君主繼承制度的必然結果。在即位者年齡太小時,不管從無親情關係還是宗法關係上看,最忠心的輔政者都是皇帝的母親,因為沒有人比母親和兒子的關係更親密了。
「呂后專權」的事,只是歷史長河中很少的特例,但卻被漢武帝當成了常態,並因此殺掉了無辜的鉤弋夫人,這只能說是一起人為的悲劇。
結語
不管怎麼說,鉤弋夫人被表面上深愛她的漢武帝殺死了,這是無法改變的事情。縱觀漢武帝一生,四位與他都曾有過纏綿,有過溫馨美好時光的女人,她們的結局都是個悲劇,沒有一個能和漢武帝白頭到老的。
封建社會的女性,哪怕貴為皇后,也是附屬於皇權之下的,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,而是由男性的皇帝直接決定著她們立廢和生死。
皇帝絕不會容忍任何人危及皇權,哪怕是自己的妻子或者兒子。所以漢武帝認為太子劉據造反時, 馬上對兒子進行殘酷鎮壓;覺得鉤弋夫人有可能危及皇權時,下手也是絕不留情。
對於皇帝身邊的女性來說,普通夫妻那種白頭偕老 、長相廝守的生活,只能是一種不可實現的夢想。鉤弋夫人不是第一個受害者,更不是最後一個。
宋朝詩人徐鈞曾有一首悼念鉤弋夫人的詩寫得很好,摘錄如下,與諸位共賞:「名門堯母將傳嗣,取鑒呂皇預殺身。 燕翼貽謀宜有道,如何知義不知仁。」
文章的最後,給讀者說個傳說故事。據說鉤弋夫人被漢武帝賜死後,她的墳頭傳出一種異香,人在十多里外都能聞到。
漢武帝懷疑她已成仙,於是命人掘開鉤弋夫人的墳墓查看,結果發現棺材裡是空的,鉤弋夫人的屍體不見了,只留下一雙絲織的鞋子。
參考資料:
陳金花:《漢武帝和后妃的情感悲歌》
安子毓:《西漢武昭之際政局辨疑》